服務熱線
13391117956
郵箱
827051944@qq.com
文/ 發布于2022-05-09 瀏覽次數:9
直線導軌校直工作原理。首先我們要基于基準導軌的理論基準直線是空間的直線,因此在兩個相互垂直的平面(水平面和鉛垂面)分別校直,校直過程中,直線度誤差的測量也是在這兩個平面內進行的.坐標系的設定和測量系統相同。由于導軌是剛性件,撓度較小,校直幅度不能過大,所以,校直的過程中,直線度誤差的計算采用較小二乘法,在校直的過程中,是以較小二乘中線作為基準直線。在校兩條導軌平行程度時,也是采用較小二乘中線為基準。
導軌和導軌基座的接觸是面接觸,導軌靠基座上的相互垂直的平面進行定位。校直中,基座接觸面增加材料(墊薄片材料)遠比去除材料(磨削或刮研)容易,所以,本校直實例采用增加材料(墊薄片材料),但只能達到數絲的精度(墊薄片材料厚度限制),要達到高的精度則需要用去除材料的方法。校直過程中的基準直線實際是平行基準導軌較小二乘中線并且通過極限點的直線。由于以基準導軌較小二乘中線為基準線,為調整方便,選取平行基準線并且通過極限點的直線作為調整的基準,然后計算出各測點相對該調整基準直線的偏移量,按其偏移量進行調整.本校直例中,鉛垂面的極限點是較大值;水平面的極限點是上側導軌的較大值或下側導軌的較小值(去除材料(磨削或刮研)定義極限點是較大值和較小值互換)。既是以平行較小二乘中線且通過該極限點的直線為基準時,調整導軌只需墊薄片材料。